一種恒濕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恒濕箱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恒濕裝置,包括轉子、磁力攪拌器、PU管、鹽溶液室、環(huán)境室和微型氣泵,其中鹽溶液室和環(huán)境室兩者的內腔之間通過PU管連通,所述PU管上還設置有微型氣泵;所述鹽溶液室設置在磁力攪拌器上,鹽溶液室的內腔還設置有轉子,磁力攪拌器與轉子相互配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簡單、成本低、工作可靠也易于實現,并能避免直接噴霧對實驗材料的影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恒濕裝置本技術涉及恒濕箱,更具體的說,特別涉及一種恒濕裝置。技術介紹當前恒濕箱的加濕方式多采用蒸汽加濕法,即將飽和蒸汽經過蒸發(fā)、干燥、汽水分離,然后將干燥的蒸汽通過噴孔,以噴霧的方式直接射入箱體內,從而保持裝置內的濕度,實現對空氣的加濕。但上述方法要求裝置必須有汽源和輸汽管道,以及蒸發(fā)室、干燥室等系統(tǒng),設備結構比較復雜,成本也較高。技術實現思路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恒濕裝置,其整體結構簡單、成本低、工作可靠也易于實現,并能避免直接噴霧對實驗材料的影響。為了解決以上提出的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恒濕裝置,包括轉子、磁力攪拌器、PU管、鹽溶液室、環(huán)境室和微型氣泵,其中鹽溶液室和環(huán)境室兩者的內腔之間通過PU管連通,所述PU管上還設置有微型氣泵;所述鹽溶液室設置在磁力攪拌器上,鹽溶液室的內腔還設置有轉子,磁力攪拌器與轉子相互配合。所述鹽溶液室包括鹽溶液容器蓋、鹽溶液容器瓶體和轉子,其中鹽溶液容器蓋安裝在鹽溶液容器瓶體的頂部開口上。所述鹽溶液容器瓶體內裝有飽和鹽溶液,其內腔底部還設置有轉子。所述環(huán)境室包括環(huán)境室箱體和環(huán)境室蓋子,其中環(huán)境室蓋子安裝在環(huán)境室箱體的頂部開口上;所述環(huán)境室箱體的兩側面通過PU管與鹽溶液容器瓶體的內腔連通,即PU管的兩端均穿過鹽溶液容器蓋。所述鹽溶液容器蓋上還設置有一號溫濕度傳感器,用于檢測飽和鹽溶液內氣體的濕度和內腔的溫度。所述PU管上并位于環(huán)境室箱體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輸入監(jiān)測室和第二輸出檢測室,第一輸入監(jiān)測室上設置有二號溫濕度傳感器,用于檢測環(huán)境室箱體進氣口的氣體濕度和其內腔的溫度;第二輸出檢測室上設置有三號溫濕度傳感器,用于檢測環(huán)境室箱體出氣口的氣體濕度和其內腔的溫度。所述微型氣泵位于所述第二輸出監(jiān)測室和鹽溶液容器蓋之間的PU管上,所述微型氣泵還串聯(lián)有轉子流量計,用于統(tǒng)計流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中將鹽溶液室與環(huán)境室通過PU管連通,形成一個可循環(huán)氣道,并通過微型氣泵驅動空氣在循環(huán)氣道間循環(huán)流動,使環(huán)境室內的空氣濕度與鹽溶液室內液面上方的空氣濕度達到一致,并保持穩(wěn)定,其整體結構簡單、成本低、工作可靠也易于操作和實現,并能避免直接噴霧對實驗材料的影響。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恒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鹽溶液容器蓋、2-鹽溶液容器瓶體、3-飽和鹽溶液、4-轉子、5-磁力攪拌器、6-攪拌器調速旋鈕、7-PU管、8-一號溫濕度傳感器、9-二號溫濕度傳感器、10-三號溫濕度傳感器、11-第一輸入監(jiān)測室、12-第二輸出檢測室、13-環(huán)境室箱體、14-環(huán)境室蓋子、15-微型氣泵、16-轉子流量計、17-循環(huán)氣道、18-鹽溶液室、19-環(huán)境室、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理解本技術,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技術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技術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技術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技術的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技術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術。參閱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恒濕裝置,包括轉子4、磁力攪拌器5、PU管7、鹽溶液室18、環(huán)境室19和微型氣泵15,其中鹽溶液室18和環(huán)境室19兩者的內腔之間通過PU管7連通,所述PU管7上還設置有微型氣泵15。所述鹽溶液室18設置在磁力攪拌器5上,鹽溶液室18的內腔還設置有轉子4,磁力攪拌器5與轉子4相互配合。上述中,所述鹽溶液室18包括鹽溶液容器蓋1、鹽溶液容器瓶體2和轉子4,其中鹽溶液容器蓋1通過螺紋安裝在鹽溶液容器瓶體2的頂部開口上。所述鹽溶液容器瓶體2內裝有飽和鹽溶液3,其內腔底部還設置有轉子4。當磁力攪拌器5工作時,驅動轉子4在飽和鹽溶液3內進行旋轉,實現對飽和鹽溶液3的攪拌,避免飽和鹽溶液3內部與表面的濃度不一致,而對氣體濕度造成影響,并通過調節(jié)磁力攪拌器5上的攪拌器調速旋鈕6控制攪拌速率。上述中,所述環(huán)境室19包括環(huán)境室箱體13和環(huán)境室蓋子14,其中環(huán)境室蓋子14安裝在環(huán)境室箱體13的頂部開口上。所述環(huán)境室箱體13的兩側面通過PU管7與鹽溶液容器瓶體2的內腔連通,即PU管7的兩端均穿過鹽溶液容器蓋1。上述中,所述鹽溶液容器蓋1上還設置有一號溫濕度傳感器8,用于檢測飽和鹽溶液3內氣體的濕度和內腔的溫度。上述中,所述PU管7上并位于環(huán)境室箱體13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輸入監(jiān)測室11和第二輸出檢測室12,第一輸入監(jiān)測室11上設置有二號溫濕度傳感器9,用于檢測環(huán)境室箱體13進氣口的氣體濕度和其內腔的溫度;第二輸出檢測室12上設置有三號溫濕度傳感器10,用于檢測環(huán)境室箱體13出氣口的氣體濕度和其內腔的溫度。所述一號溫濕度傳感器8、二號溫濕度傳感器9和三號溫濕度傳感器10通過外部PID控制器控制。上述中,所述微型氣泵15位于所述第二輸出監(jiān)測室12和鹽溶液容器蓋1之間的PU管7上,所述微型氣泵15還串聯(lián)有轉子流量計16,用于統(tǒng)計流量。本技術中,在一定壓力條件下,與飽和鹽溶液3平衡的環(huán)境濕度是一個固定的值,幾乎不隨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而不同成分的飽和鹽溶液3的平衡濕度不同。微型氣泵15工作時,循環(huán)氣道17內的空氣循環(huán)流動,經過一定時間,環(huán)境室內的空氣濕度與飽和鹽溶液3的液面上方的空氣濕度達到一致,并保持穩(wěn)定。與噴霧增濕相比,這種方法避免了直接噴霧對實驗材料的影響,利用循環(huán)氣道17使密閉裝置內的環(huán)境濕度始終保持恒定。本技術的結構簡單,可操作性強,可應用于理化實驗、微生物培養(yǎng)等領域。上述實施例為本技術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技術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恒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子(4)、磁力攪拌器(5)、PU管(7)、鹽溶液室(18)、環(huán)境室(19)和微型氣泵(15),其中鹽溶液室(18)和環(huán)境室(19)兩者的內腔之間通過PU管(7)連通,所述PU管(7)上還設置有微型氣泵(15);所述鹽溶液室(18)設置在磁力攪拌器(5)上,鹽溶液室(18)的內腔還設置有轉子(4),磁力攪拌器(5)與轉子(4)相互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2017.03.06CNX1.一種恒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子(4)、磁力攪拌器(5)、PU管(7)、鹽溶液室(18)、環(huán)境室(19)和微型氣泵(15),其中鹽溶液室(18)和環(huán)境室(19)兩者的內腔之間通過PU管(7)連通,所述PU管(7)上還設置有微型氣泵(15);所述鹽溶液室(18)設置在磁力攪拌器(5)上,鹽溶液室(18)的內腔還設置有轉子(4),磁力攪拌器(5)與轉子(4)相互配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鹽溶液室(18)包括鹽溶液容器蓋(1)、鹽溶液容器瓶體(2)和轉子(4),其中鹽溶液容器蓋(1)安裝在鹽溶液容器瓶體(2)的頂部開口上;所述鹽溶液容器瓶體(2)內裝有飽和鹽溶液(3),其內腔底部還設置有轉子(4)。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恒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huán)境室(19)包括環(huán)境室箱體(13)和環(huán)境室蓋子(14),其中環(huán)境室蓋子(14)安裝在環(huán)...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徐學鋒,孫旖旎,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林業(yè)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